我國污水處理業起步晚,發展速度過快,技術也多是引進國外技術為主,加上國外對中國技術的封鎖,就決定了中國污水處理技術的落后,外國的企業家是以賺錢為目的的,把一些落后的技術以高價的形式賣給我們,而且還是一些技術不全面的技術,總是留下一些核心技術,使我們早期的污水設施一出問題就需要國外的專家來處理,我們雖然利用我們的聰明才智把外國的產品克隆出來了,也進行了改進,但是只改變了附屬設備的技術,為了增加競爭力,就說是全新技術,造成中國污水處理技術的復雜繁多,魚目混雜,過分的強調了個性,忽略了共性。
以上原因導致出現了污水處理廠工藝調試人員只會調試自己調試的工藝,一旦換了工藝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能一個一個的試,就是工藝調試員不具備工藝分析能力,只能被動的套經驗,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主動接受新工藝,分析新工藝,再加上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按資排輩的傳統,就必然會出現經驗代替理論和理論脫離實踐的兩種嚴重影響污水處理技術發展的現象,這兩種現象嚴重制約了中國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經驗代替理論使大批的有才華的年輕人離開污水處理業,理論脫離實踐使的大量的設施無用,系統不能正常運轉。
以上的種種造成了污水處理設計、調試、運營的嚴重脫節,進一步加重了中國污水處理業的技術的固步自封。在設計、調試、運營中,調試處于中間的環節,調試銜接著設計和運營,但是實際中卻是三者分立,各干各的,彼此不進行溝通,系統出了問題就把責任推到調試上,調試再把責任推到運營上,運營人員一般都是剛入行的人,自然成為最受打擊的對象,設計和調試都是技術專家,怎么可能出錯,自然是你運營處錯,人家運行的很好,你不行,那只有開新人了,這就使的中國污水處理業中新人越來越少,技術越來越自負,問題越來越嚴重。
調試人員應該參與設計,調試人員在設計時給設計人員提供建議,設計完后,調試人員拿著設計方案去找運營人員來推演分析,看下系統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但是實際上,沒有這些的。運營才是系統好壞的唯一判定者,但是呢!運營成了系統設計不合理的替罪羊,一批批的運營人員離開了污水業,污水業中得不到新鮮血液,技術越來越極端,問題也就越來越大。污水技術是相通的,不是獨立的。
由于中國的環保業起步晚,發展速度快,使得很多沒有環保理論的企業和個人投入到環保業當中,中國人一直慣用的伎倆充斥在環保業中,無論是設計施工還是運營管理都存在著嚴重的不足,更是一群所謂的專家,根本就不去現場,也不聽取基層人員的建議,一意孤行,就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把黑的說說成白的,無論什么人都可以做環保,只要你有關系,就可以。存在嚴重的偷工減料和投機取巧,一個工程大的正規公司做,貴不少,為了省錢找了小公司做,或轉包給沒有資歷的小公司做,結果是工程質量很差,有的連污泥培養都無法進行,這就是中國環保業的現狀。!
更多污水處理專業資訊請訪問陜西珂沅環保官網:http://www.miller-ilani.com